法制晚報訊(記者 耿學清)昨天,“輪行刻轉(zhuǎn)”頤和園藏清宮鐘表展和“園林香境”中國香文化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。39件造型別致、雕花細膩的鐘表,展示了晚清時代宮廷藏鐘的特色;香插、香瓶、香爐等歷代各色香器則為游客帶來我國獨有的園林“香境”文化。
據(jù)頤和園相關(guān)負責人介紹,本次展出的鐘表均為頤和園藏清宮鐘表,共計39件,囊括方鐘、座鐘、座表、掛表等,造型則涵蓋了燈塔式、花鳥式、人偶式、車船式等多種樣式,年代上至清乾隆下至晚清,以法國和美國產(chǎn)制的最多,風格上既有典型的西洋造型,也有清宮造辦處及各地制作的中西合璧式,是清宮舊藏鐘表難得的一次集中展示。
據(jù)了解,頤和園藏西洋鐘表在時間上主要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制造的西洋鐘表,兼有少量清漪園遺存18世紀鐘表。在材質(zhì)上,主要是銅鍍金和木質(zhì),裝飾各種寶石和琺瑯。
產(chǎn)地主要是英國、法國、美國,還有少量中國廣東、香港生產(chǎn)的座鐘。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,“這一次我們把頤和園珍藏的39件清宮鐘表請入園博館,雖然數(shù)量不多,但是體現(xiàn)了晚清時期清宮藏表的時代特點,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(shù)美學價值,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。”
而另一項“園林香境”香文化展覽則主要通過梅、蘭、菊等用以制香的各種植物品類,香插、香瓶、香爐等歷代各色香器以及文人詩畫展示香文化與園林生活的交融聯(lián)系。
“香境”是構(gòu)成園林景觀的基本要素之一,香文化專家表示,“香境”從人的感官功能出發(fā)形成虛實兼?zhèn)涞拿栏?,為游園者帶來身、心、靈三位一體的園林空間。展覽通過“香之脈”、“香之源”、“香之器”、“香之道”、“香之蘊”五個主題,為觀眾展現(xiàn)園林中的“香”元素及其園林營造意境。通過展覽,觀眾將一覽中國香文化發(fā)展的歷史脈絡(luò)。
據(jù)悉,頤和園藏清宮鐘表展將持續(xù)兩個月至5月8日,“園林香境”中國香文化展則展出至下個月8日。
- 【鐘表新聞】情到深處 就去“表”達
- 【鐘表新聞】鐘表江山已是易主時